產品詳情
瀝青路面修復劑的應用指南:從施工到維護
一、施工前準備
-
路面檢查與清理
- 損傷評估:檢查裂縫、坑槽、松散顆粒等損傷類型、范圍及嚴重程度。
- 清潔處理:清除雜物、油污、松散顆粒,確保路面干燥、清潔,提供良好粘結表面。
- 環境要求:路面溫度不低于5℃,濕度低于85%,避免強風、高溫、潮濕等不良環境。
-
材料與設備準備
- 修復劑選擇:根據路面損壞情況選擇合適的修復劑種類(如冷補劑、熱補劑、聚合物修補料等)。
- 輔助材料:準備熱瀝青(如需混合)、碎石、粘結劑等,確保材料在有效期內。
- 施工設備:配備鏟子、刷子、滾筒、噴槍、壓路機、平板夯等工具,并檢查設備完好性。
-
安全防護
- 穿戴安全帽、手套、防護服等裝備,避免接觸有害物質。
-
施工現場禁止吸煙、使用明火,確保無易燃易爆物品。
二、施工步驟
-
裂縫處理
- 使用開槽機切割裂縫,清除碎屑后灌入修復劑,確保滲透至裂縫內部。
-
坑槽修復
- 切割坑洼邊緣,填充碎石或熱瀝青混合料,用刮板刮平,確保填充物與周圍路面緊密貼合。
-
松散顆粒處理
- 清理后噴灑粘層油,增強粘結力。
-
修復劑涂抹
- 若修復劑需與熱瀝青混合,按說明書比例攪拌,確保均勻無氣泡。
- 使用刷子、滾筒或噴槍均勻涂抹修復劑,確保充分滲透到損壞部位。
-
壓實處理
- 使用壓路機或平板夯壓實修復層,控制力度和速度,確保與周圍路面緊密結合,無空隙。
三、施工后養護
-
固化時間
- 根據修復劑固化時間,避免車輛通行或重物堆放。
- 固化期間可噴水養護,保持濕潤狀態,有助于修復劑的固化和粘結。
-
開放交通
- 嚴格遵守產品說明書中的養護時間要求,確保修復層完全固化后再開放交通。
四、維護與檢查
-
定期檢查
- 修復完成后,定期對修復區域進行檢查,及時發現并處理新的損壞。
- 檢查路面平整度、抗滑性能等指標,確保修復效果持久。
-
清潔與保護
- 注意保持路面清潔、干燥,避免污染物對路面的侵蝕。
- 對于頻繁交通荷載的路段,可考慮定期涂刷瀝青路面再生密封劑,補充瀝青組分中的油份,恢復老化瀝青的活性。
-
預防性養護
- 采取預防性養護措施,如灌縫、稀漿封層、微表處等,延緩路面老化,減少病害發生。
五、注意事項
-
材料選擇
- 根據路面狀況選擇合適的修復劑類型(如滲透型、填充型),確保修復效果。
- 熱瀝青需符合道路瀝青標準,碎石粒徑與原路面匹配。
-
施工環境
- 高溫天氣縮短養護時間,避免修復劑過快干燥;低溫天氣延長養護時間,確保修復層充分固化。
- 雨天施工暫停作業,避免雨水影響修復效果。
-
施工規范
- 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和工程規范進行施工,確保修復層厚度、均勻性、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。
- 施工廢棄物分類收集,避免污染環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