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零碳園區定義
	
 
零碳園區也稱“碳中和”園區。在園區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系統性融入“碳中和”理念,綜合利用節能、減排、固碳、碳匯、碳交易等多種手段,通過產業低碳化轉型、設施集聚化共享、資源循環化利用,在園區內部基本實現碳排放總量與吸收自我平衡,生產、生態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園區。
	
 
	
 
政策背景
	
 
	
 
	
 
“雙碳”背景下,黨的二十大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,加快建設“安全高效、清潔低碳、多元協同、智能普惠”新型能源體系,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。隨著雙碳戰略的深化和升級,零碳園區建設成為政府工作的核心議題。
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園區,逐步完善相關規劃設計、技術裝備、商業模式和管理規范,有計劃、分步驟推進各類園區低碳化零碳化改造,助力園區和企業減碳增效,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實有力支撐。
	
 
	(零碳園區場景)
 
	
	
 
零碳園區關鍵性指標
	
 
1、可再生能源占比:
	
 
	零碳園區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應不低于 80%。旨在改變園區能源結構,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依賴,推動開發利用太陽能、風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能源。園區內宜建設微電網,合理利用分布式電能和儲能,提高重要負荷用電可靠性。
 
	
 
2、能效標準提升:
	
 
園區內能源系統應選用技術先進、能效高、耗損低、經濟合理的節能產品。用能設備應優先選用節能設備。終端用能設備改造應滿足相關能效標準2級及以上指標要求。促使企業淘汰落后產能,引進先進節能設備技術,優化生產流程。
	
 
3、星級建筑占比:
	
 
星級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%。全部新建建筑按照 GB/T 51350 的超低能耗建筑要求持續改進。推廣可再生能源使用,加強太陽能熱水、太陽能供暖、制冷、污水源、余熱熱泵、空氣源熱泵等新技術的應用。
	
 
	
 
安科瑞解決方案
	
 
1、安科瑞能碳管理平臺總體架構
	
 
	
 
	
 
2、能源管理系統
	
 
	
 
	
 
能耗監測系統嚴格按照導則要求開發,符合導則要求的各項技術要求,通過能源計量體系的建設,實現如下效果:
1)滿足政府對大型公建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監管的要求、驗收的要求;
2)通過系統發現低效運行的中央空調、空壓機等高耗能設備,為節能改造提供數據依據;
3)通過系統發現能源管網存在的不易發現的跑冒滴漏情況,減少能源浪費,節能降碳;
	
 
	
3、碳排放管理
	
 
	
 
	
 
4、微電網管理
	
 
	
 
	
 
	
 
	對微電網的源、網、荷、儲能系統、充電負荷進行實時監控、診斷告警、全景分析、有序管理和高級控制,滿足微電網運行監視全面化、安全分析智能化、調整控制前瞻化、全景分析動態化的需求,完成不同目標下光儲充資源之間的靈活互動與經濟優化運行,實現能源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最大化。
 
	
 
	
 
	
 
	
 
	
 
1)為減少火電的應用,低碳綠色的光伏發電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多;
2)降低光照時有時無而對光伏發電帶來的波動性影響,利用儲能調節而讓新能源發出來的電更加的穩定;
3)光伏和儲能輸出的電都是直流電,整個系統用直流配電系統可以減少轉換,提高用電的效率;
4)為了更加高效、經濟的使用光伏發的電,通過對燈具、插座及充電樁使用的調節來進行柔性控制。
	
 
	
 
	
	
 
	
 
	
 
	
 
5、其他增值服務
	
 
	電力監控及電能管理
 
	
 
通過在供配電的關鍵場所、關鍵設備上安裝監測、計量、控制、保護等各類智能傳感器,搭建涵蓋35kV到0.4kV的完整電力測量、計量、控制體系,結合視頻監視手段,實現對企事業單位內部電能的24h不間斷監視。即時發現供配電中的隱患,減少事故發生次數。即時定位故障點,縮短故障恢復時間。
	
 
電能質量監測與治理
	
 
滿足對A類電能質量分析裝置的監測,電能質量監測全面,實時監測電能質量相關的穩態數據(三相不平衡度、電壓及頻率偏差、2-63諧波、0.5-62.5間諧波、電壓波動、電壓閃變)、暫態數據(電壓暫升、電壓暫降、電壓短時中斷)、瞬態數據(電壓及電流瞬態),諧波頻譜。
	
 
電氣安全
	
 
1)在電纜接頭等電氣連接點安裝測溫裝置,實時感知接頭溫度,當溫度超限時及時發送報警信息;
2)在電動車充電等場所的末端回路安裝電氣防火限流式保護器,當線路發生短路故障時,能在150μs內實現快速限流保護,抑制因短路電流過大所引起的電氣火災事故。
	
 
	
	
 
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實現照明設備運行控制的智能化,有效提高照明系統科學管理水平,節省運營成本。通過定時開關和可調光技術,可以有效地避免無效照明,從而精確的利用好每一份照明電能,是實現綠色照明,節能減排的有效手段。
	
 
空調控制
	
 
1)中央空調系統有冷熱源系統和空氣調節系統(末端風系統)組成
2)在相同的客觀環境下,末端設備的啟停數量和風溫、風速的設定決定了中央空調系統整體電耗水平。
3)負荷調峰-中央空調AI調優:結合人工智能算法,實時預測冷/熱負荷,及時調整主機運行參數,水泵調控參數、冷卻塔風機控制參數,使系統運行效率提高,結合剛性與柔性調控策略,降低電負荷,避免超需量。
	
	
 
	案例分享
 
	
 
上海某研究院園區智慧能源管理項目
	
 
背景介紹:該研究院最早建設于2008年左右,隨著不斷擴建新建園區,早期供配電數據和新建供配電差異極大,研究院希望建立園區級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,實現各項能源的集中化管理,深入分析能源消耗過程與趨勢,同時為企業和員工提供充電服務,利用光伏和儲能降低用電成本,實現能源管理與工商業生產緊密結合。
	
 
1、客戶痛點
	
	
1)數據分散、信息孤島、重點設備能效低、能耗優化難度大;
2)用電峰谷差價大、重點實驗設備供電中斷、柔性擴容困難;
3)用電需求擴大、白天高峰時段電費高、低碳清潔能源要求;
4)原有充電樁設備老化、員工和客戶充電需求、運營管理困難。
	
 
2、安科瑞方案設計
	
	
 
	
	
	
3、項目收益
	
	
1)降低電費成本
	
利用光伏發電和儲能系統,企業可以自發自用清潔能源,減少從電網購電量。通過儲能系統在低電價時充電、高電價時放電,還可以優化電費支出。
	
2)支撐電力市場交易
	
參與上海中長期、日內、快速需求響應服務(虛擬電廠),參與電力輔助服務(如調頻、調峰)或售電市場獲取額外收益。同時促進電力供需平衡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	
3)協同管理、互聯互通
	
將不同來源、不同類型的能源設備、傳感器、系統數據共享和跨系統協同優化,實現智能決策。同時本項目所有的數據全部集中存放在數據中心,為各學科研究給予第一手能源數據資料。
	
	
	
 
	
	
	
 
特別聲明:以上內容(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)為自媒體平臺“機電號”用戶上傳并發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