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詳情
異型水路與傳統水路比較
異型水路是模具產業所使用的特有制造技術,由于模流分析軟件的問世,設計者可以透過軟件分析模具與水路的散熱情形,縮短制造時程,提升制造質量。更進一步來看,模具的散熱水路設計方式也可以采用不規則形狀設計,提升散熱效率,這就是異型水路的基本原理。
然而,制作異型水路的方法受到了既有技術的限制,方式是將模具加以鉆孔或切割焊合,不僅施工十分復雜,模具的壽命也會因為二次加工的緣故而縮短,因此很長一段時間,異型水路設計只能停留在理論階段,不過金屬3D打印出現后,這些問題獲得了突破性改善。
為何金屬3D打印改變了水路設計的限制?這要從3D打印技術的說起,3D打印是近年進展迅速的工程技術,最大的優勢是3D打印的原理為增材制造,因此沒有造型上的限制,即使是物體內的復雜造型與管線,對3D打印來說并不構成困難,模具產業注意到3D金屬打印的價值。
不論是多少直徑的模具水路,或是一般車床難以施作的內角加工,金屬3D打印皆可輕易達成,更棒的是,即使異型水路的規劃方式復雜,金屬3D打印只要一次施作過程,皆能精準的同時完成模具與異型水路。
隨形、異型水路模具帶來的效益,典型案例分析:
?模具設計時間減少75%
?制造端人力可以節省50%
?省下14%射出模具生產周期
?制造費用得以節省16%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