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詳情
|
土貝母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,為葫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以鱗莖供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,散結消腫之功效。近年來,由于土貝母野生資源日愈枯竭,致該品種貨源十分緊張,價格不斷上揚,且土貝母生產周期短,產量高,適應地域廣,生產期管理要求不嚴。因此,土貝母人工種植是農民發財致富的好途徑。現就將土貝母人工高產栽培技術簡述如下。 一、生長習性 土貝母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寒冷;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澇洼地和重粘土地不宜栽種。 二、栽培技術 1.選地整地 按其生長習性選地、整地、做畦、施肥(以磷鉀肥為主)、犁耕,若地干時先向畦內灌水,待表土稍松散時再栽種。 2.繁殖方法 主要用地下塊莖繁殖,每畝地需鮮種莖15~20kg。春栽在“清明”前后,秋栽在“霜降”前。栽種時按行距30cm,株距15cm,開10cm深的穴,每穴放塊莖1個(小的放2個),而后覆土蓋平,稍加填壓。春播的溫度在18~20℃,15天左右可出苗,秋播的當年不出苗。 3.追肥澆水除草 秋栽的冬季不需管理,春栽的如天氣干早即澆水,以促進生根發芽。6~8月間,結合澆水應適當追施些磷鉀肥;也可在下雨前將肥料撒施于畦內。莖蔓封畦前,注意松土除草,待莖蔓長大封畦后,有草就拔除。 4.病蟲害防治 蟲害以紅蜘蛛、蚜蟲為主,可噴施多種殺螨滅蚜類農藥。土壤濕度大時易發生根腐病,可用甲基托布津或根腐靈噴施2~3次。 5.特殊管理 生長期間結合實際情況,可使用葉面肥、根莖膨大素、除草劑以及多效唑化控。 三、收獲加工 “清明”栽種的當年晚秋采挖,“霜降”栽種的翌年晚秋采挖。挖出地下塊莖后用清水洗凈,再放入開水中煮至無白心時取出,曬干或烘干即可供藥用。 |



